文|曾静
真正在长沙生活过的人知道,这里的夏要在阳光全部落尽,地面的热量稍微散开的时候,那些在大楼里蛰伏了一天的人才会涌上街头,去过另一种热气腾腾的生活。电影《长沙夜生活》便是在这个时间拉开了大幕。
爱在黄昏日落后
电影开场,多镜头快速剪辑像极了长沙现在的样子,人声鼎沸,目不暇接。走在街头,你很难不被那些自信青春的年轻人吸引。电影的女主角何西西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。跟随着男主角景为为的视线,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她的后脑勺——一个在书店哲学区吃粉色棒棒糖看漫画的女孩。面对男主的质疑,她大胆回呛:“不要以为你的屁股坐在哲学区,就坐在真理上。”讲台上突然被cue,落落大方作出方言打油诗。第二天要坐最早的高铁离开,别人可能调好闹钟,早早入睡,她却提着行李,夜游长沙,这更像一个游客争分夺秒干的事,难怪景为为会误会和好奇。
当一个人的夜游变成两个人,突然有了理查德·林克莱特电影的味道。一座城市,两个陌生人,不停地说话,不停地说话……有效期至黎明破晓前。镜头跟着他们在这个城市漫游,从热闹的黄兴路步行街到五光十色的湘江岸,从静谧的岳麓书院到晚风轻吹的橘子洲大桥。他们的话题随着场景不断切换,故乡、生命、家庭、爱情……这时的长沙也变成了林克莱特电影里的维也纳、巴黎、伯罗奔尼撒,城市与人那么地恰如其分,一个提供自由、包容,还有氛围渲染的物理空间,一个创造彼此独立又可互相交流的思维空间。
不得不佩服编剧的大胆,抛弃长沙已在短视频风靡的快节奏“网红”印象,从一个安静的书店开始,用一种文艺的“慢”来呈现这里的年轻人不只有感官感受,更有深度思考,摊开那些对自己对生活的困惑,寻找答案。而且导演还设计了一个巧思,在景为为、何西西夜游长沙的时候,还有一对男女也在夜游,他们去的也是书店、书院,看起来和景为为、何西西一样,但嘴上谈论着宏大话题,心中却打着猥琐算盘,谁更诚实地面对自己,更平等地对待他人?高下立见。编剧也趁机揶揄了一把伪文艺——用文艺的方式。
谁说国产爱情就要声嘶力竭,追问着结果呢?何西西与景为为,一个说走就走,一个想走但永远不会走,截然不同的两人就这样交流漫步,分享长沙一夜也很好。
爱在午夜降临时
故事的第二个主角叫何岸,一个脱口秀演员。午夜12点分割了所有人的今天与明天,但对何岸来说,这个午夜更有意义,甚至是他的人生分水岭。午夜降临前,他是母亲口中心太野的儿子,与母亲争吵后已有两个月没有回家;他是公务员父亲口中不务正业、只会熬夜,没有社保、不能养家糊口的逆子;是同行眼中清高固执的异类,观众眼里毫无笑点的冷场王。
南派相声出身的何岸对脱口秀近乎痴迷,他自视甚高,认为自己专职专业,是技术流,执着于用长沙的市井方言讲段子,却坚决不肯从接地气的生活中找梗。他与父母、同事、观众的关系已经降到冰点。终于,一场失败透顶的脱口秀,因为父亲的到来雪上加霜。热血终凉,午夜前何岸突然像要丢掉明天一样,冲上讲台,抢过话筒,把它当成“人生最后一场脱口秀”,开始报复性输出。这一次他终于拿自己的生活经历开涮。
多少玩笑话里藏着真心。台上的何岸和满屋子的观众调侃,真心却只是讲给父亲一个人。观众听到的是段子,父亲听到的则是他对父爱缺失、长辈质疑的无奈“控诉”。观众不明所以,哄堂大笑,故事中的人——何岸与父亲却早已湿了眼眶。这一幕像极了卓别林的悲喜剧——有趣的是,何岸早在影片中提过,充满电影趣味的呼应,定能让影迷会心一笑。而整段笑中带泪的精彩表达也能成为观众本片中的最爱,原来电影表达亲情,可以这般轻盈但有力。
在这场悲伤又幽默的高效沟通后,何岸与父亲和解,也与自己和解。午夜降临后,他终于听到了父亲的认可——“你不是别人家的孩子,你是我的崽”,也得到了母亲的支持。他回到家,与母亲交心交底,释然拥抱,“去做喜欢的事吧”!而他自己,似乎也打开了讲脱口秀的任督二脉,成为了观众、同行眼中有笑点和爆梗的人。如果有什么是没法改变的,那一定他的赤子梦吧,“带领长沙话走向全世界”!
爱在黎明破晓前
《长沙夜生活》表达了很多种爱,这个城市里的人们面对亲情、爱情,现实、梦想,故乡、远方都饱含着爱人与爱己的能力。但我最喜欢的却是一杯热牛奶和两把羊肉串所代表的爱,那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,虽小但热,更加形成了这座城市的暖心温度。
开大排档的丽姐准备退休,掌勺的最后一天,她又向徒弟讲起了下岗摆摊的故事。在一个寒冷绝望的冬夜,陌生大哥为照顾她的生意追加了两把羊肉串,让她重新燃起斗志,决定把摊摆下去。
最打动我的是20多年后丽姐大排档的饭桌上这个故事的延续。在摩天轮工作的外地小伙,带着总是喝醉的老谢来嗦粉。看着大家其乐融融,失去家人的老谢黯然神伤,又糊里糊涂找酒喝。丽姐拿走了酒,端来一壶茶,又说起了两把羊肉串的往事,但这次故事里的“陌生大哥”有了姓名,就是老谢。“真的吗?”老谢不禁反问,“不记得了,真不记得了。”
事情太过巧合,观众难免产生疑惑。但是不是、真与假有那么重要吗?就像书店里的失意人收到的那杯热牛奶,真的是景为为送的吗?其实重要的不是“谁”做了这些事,而是有人“做了”。电影其实很开放式地告诉大家,在这里,任何人都可能给出善意。20多年前丽姐接受到的温暖,即便在她掌勺的最后一天仍在传递出去,对顾客的关注与爱护就是,而老谢也在收到这份温暖后开始自我救赎。
黎明破晓,这个城市即将醒来,又好像从未睡去。电影的结尾又是一组多镜头剪辑,与开场形成呼应。但这一次,它是舒缓温柔的,对每一条街道、每一个路人都投以有爱的注视:求婚未果反被分手的男孩对前女友发出最后一条信息“祝你幸福”,拿着墨水怒泼渣男的女孩踩着滑板迎向晨光,在24小时书店整夜伏案的年轻人抬起头,公交广场上司机们做着早操……这个城市有爱,有光,不止在夜晚,也在日升到日落的每一时分。